富力地产患上资金饥渴症:频繁融资后会抛售酒店业务吗?
如今房地产行业发债举动可谓“你发我也发,”每一家企业都在扩大融资的路线上排兵布阵,这都与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收紧与调控有关。如此一来,谁的日子都不大好过,就连前年还花费将近200亿收购万达城市酒店的富力地产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债和融资。
昨天(12月30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公司配售2.73亿新股,已于2019年12月30日完成按配售价每股配售股份13.68港元(,较18日收盘价14.74港元折让约7.19%)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81%,配售筹资约37.35亿港元。
这可是富力地产上市14年来首次进行股权类再融资,他很缺钱?答案是肯定的,2012年到2018年,富力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已经连续七年为负。2013年和2014年流出金额均超百亿。而截至今年前三季度,这个数字更是增加到负227.98亿元。
也就在4天前,富力地产还公告,该公司发行的2018年公司债券70.2亿元人民币将于2020年1月3日开始支付自2019年1月3日至2020年1月2日期间的利息,票面利率为7.00%。
《财经看点网》编辑不禁要问,曾经士气如虹的富力地产究竟发生了什么?当年百亿收购万达77家酒店的财力去了哪里?富力地产会不会抛售万达酒店业务断臂求生呢?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财经看点网》编辑表示,抛售酒店暂时不会,不然就等于承认它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断掉了。
为何整个行业频频发债?
放眼全球,市场情绪转变带来了另一个显著的连锁反应,经济发展放缓的迹象开始蔓延,并令舆论达成共识,认为美国联储局将于二零一九年下调利率。随着此等言论增加,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引发企业发行大量高收益债券,尤其是中国房地产开发商。
另外,房企从去年起愈发青睐高成本的永续债。今年下半年,华夏幸福至少发行85亿元永续债,利率为9.5%-12%。而早于2018年,保利地产(600048.SH)、中建国际(3311.HK)、光明地产(600708.SH)、越秀集团等房企纷纷转向永续债进行资金补充。
“关于永续债的问题,最近还好一些,往年去杠杆潮流时期,无论从什么渠道增加的债务,对该企业的监管会变得更加严格,”严跃进对《财经看点网》编辑表示,“永续债由于不直接计入债务成本且为企业自己发行,确实缓解了融资的压力,但是同时仍旧要防范风险。”
此次富力地产募集的37.35亿港元用于偿还公司的境外债务性融资,本次募集资金将不会用于偿还用途为住宅开发建设的借款。
港股富力地产高负债率——机会与风险并存?
据了解,富力地产2018年发债次数创历年新高,累计发债不少于26次。据不完全统计,其在当年内发债金额超过500亿元。
从借款期限来看,公司将在2019年至2022年迎来集中偿债高峰。仅在2019年1-5月,公司需要回售的债券金额就达161.5亿元,还不包括短期融资券等其他债券。
但富力亦可谓是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佼佼者。2018年集团权益销售金额首次突破1311亿元,同比大升60%,位居业界第13位,今年目标定为1600亿。2019年9月30日公布的营业收入与全年目标还有500多亿差距,临近新的一年,财务数据也即将揭晓答案。不过照往年纪录,年底往往是销售旺季,富力能否达成目标还在五五之数。
富力地产似乎尤为热衷商业地产,深受港商影响的李思廉一直想把香港商业地产的成功经验引入内地房地产。关于这点,严跃进这样回答,“这两年来很多港股回到A股,多是因为它们波动比较小,带来融资的机会也比较少,中小企业进入港股市场的也不少,资本市场表现也比较活跃,但是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回到A股市场,从模式上来讲,只是上市板块在香港市场,主营业务仍旧在内地,市场的业务谈不上调整,但客观上会带来更多港商的投资机会以及最近比如,粤港澳大湾区的机会越来越多。”
多家酒店资产——继续经营还是壮士断腕?
富力收购万达77家酒店之后,仍在不断扩大旗下酒店规模。
这也让富力原本就债台高筑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承压,收购的豪华酒店业务并没有给富力带来利润,反而一直在赔钱。财报显示,2017年、2018年富力酒店业务分别亏损1.46亿元、4.59亿元,2019年上半年这一亏损数据达到4.2亿元。
在这些看似沉重的酒店业务问题上,严跃进先生如是回复,“抛售酒店暂时不会,不然就等于承认它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断掉了。而且当时收购的时候,想必也已经预料到了后期的市场风险波动,当前富力还是会自己把握好、做好这些酒店相关的业务活动为先。”